{{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歡迎來到 REMEDY 官網

《 滿千免運 》

歡迎來到 REMEDY 官網

《 滿千免運 》

歡迎來到 REMEDY 官網

你的購物車是空的
{{ (item.variation.media ? item.variation.media.alt_translations : 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item.variation.media
                    ? item.variation.media.alt_translations
                    : 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product.bundled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bundle_group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buyandget.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gift.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addon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item.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translateModel}}
{{ field.nam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product.set.open_variation' | translate }}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item.variation.name}}
{{item.quantity}}x NT$0 {{ item.unit_point }} 點
{{addon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product.addon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addonItem.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translateModel}}
{{addonItem.quantity}}x {{ mainConfig.merchantData.base_currency.alternate_symbol + "0" }}

Partner Roasters

2025-06-13
1616 / arita japan

當擁有400年歷史的日本陶瓷工藝「有田燒」(Arita-yaki),遇上當代極簡設計師柳原照弘(Teruhiro Yanagihara)的創新詮釋,就誕生了令人驚艷的品牌 —— **1616 / arita japan**。該品牌於2012年米蘭設計節首次亮相便獲得國際設計界的高度讚譽,被譽為「未來的生活器皿」。---### 來自佐賀的百年工藝有田燒起源於西元1616年,以佐賀縣出產的高密度粘土為原料,擁有歷久不衰的燒製技術。當地陶瓷品牌「百田陶園」(Momota-Touen)與柳原照弘攜手合作,將這門百年技藝注入極簡美學,打造出適用於現代生活的全新樣貌,讓有田燒不再只是傳統器皿,而是具有國際視野的生活設計品牌。---### 1616 / TY “Standard” 系列這個系列延續有田燒的技術基礎,由柳原照弘以**碎石再製的高密度陶土**打造,不僅耐熱耐染,即使無上釉,也能保持堅固與潔淨。特殊配方讓器皿呈現出**獨特的淺灰霧面質感**,質樸卻富有設計感。系列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設定單一用途**,反而鼓勵自由搭配與混用:* 方盤可當托盤,也能作為杯蓋 * 小杯既可裝義式濃縮咖啡,也完美呈現清酒---### REMEDY 精選推薦我們推薦裸胚版本的 TY Standard 系列,觸感自然、質地溫潤。即使遇到咖啡、茶或油脂也不易染色,是日常生活中最耐用又有質感的選品。 讓器皿回歸材質與使用的本質,感受每一次觸碰所傳遞的細膩與溫度。---這是一種融合歷史與當代、傳統與創新的生活器皿。1616 / arita japan,不只是陶瓷,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閱讀內文
2025-06-10
Three Marks Coffee

 Three Marks Coffee.<REMEDY Partner Roasters> Europe Edition No.010. ☕️ 來自西班牙巴賽隆納的咖啡風景Three Marks Coffee 成立於 2018 年,由三位對咖啡充滿熱情的好朋友 — Marco De Rebatti、Marc Aguyé 與 Marco Paccagnella — 共同創辦。他們的初衷很簡單:想做出自己熱愛、也想分享給更多人的精品咖啡。從選豆、烘焙、門市經營到品牌形象,三位創辦人各司其職,構築出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咖啡品牌。Marco De Rebatti 是品牌的咖啡核心人物,負責整體的選豆與烘焙品質,也剛在 2024 年義大利 Cup Taster 賽事中獲得冠軍;Marc Aguyé 是與客人最直接接觸的一位,總是以專業又親切的風格接待每位來訪者;而 Marco Paccagnella 則掌管品牌設計與視覺體驗,從 LOGO、包裝、周邊設計到整體風格,都展現出一貫的清新與現代感。Three Marks 的第一家門市就開在巴賽隆納的 Poble Nou 區,當時店面藏身在一間設計公司的角落,如同 prohibition 時期的隱密小酒吧。儘管那家店後來關閉了,但他們在市中心 Eixample 區的旗艦店,早已成為咖啡迷們造訪巴賽隆納時的必訪之地。坐在戶外座位區,來杯 Aeropress 沖煮的咖啡,是許多旅人對巴賽隆納的記憶之一。隨著品牌逐漸成熟,Three Marks 不斷嘗試新的可能。他們樂於實驗,敢於突破,不被風格所限,這也讓他們的咖啡每年都有新的驚喜。從過去與 Nømad Coffee 的工作經驗開始,到現在成為 Coffeevine 常客,甚至在阿姆斯特丹咖啡節展開快閃活動,他們總是不斷前進,甚至即將開設巴賽隆納的第三家店面。自從 2024 年起 REMEDY 開始與 Three Marks 合作,至今他們在選豆與烘焙上持續優化升級。豆單變得更加多元,不僅延伸至印尼、墨西哥、巴西等少見產區,更與世界頂尖莊園合作推出 “Limited Edition” 系列。例如目前架上販售的厄瓜多 Pepe Jijon Sydra 與秘魯 Manuel Elera Geisha,皆為極具特色的稀有批次。為了追求更高層次的風味表現,Three Marks 也大幅升級烘焙設備。他們引進 Stronghold S7X 進行精準小批量烘焙,並將 Loring S15 作為大量烘焙設備,以全熱風技術實現更穩定且具效率的烘焙成果。從原本使用 Probat 的半熱風,到現在能自由掌控溫度曲線的 Loring,讓人對他們未來的咖啡表現更加期待。六月 2025 REMEDY 引進了以下幾款 Three Marks 的選豆與大家分享: 1. Honduras 宏都拉斯 - Pedro Sagatume       品種:Pacas       處理法:水洗       風味:焦糖,蘋果,甜芹菜 2. El Salvador 薩爾瓦多 - Los Pirineos       品種:Pacamara       處理法:日曬       風味:櫻桃,黑巧克力,柳丁 3. Kenya 肯亞 - Gumba Nyeri AA       品種:Raian, Ruiru 11, SL28       處理法:肯亞式水洗       風味:李子醬,杏桃,蔗糖 4. Columbia 哥倫比亞 - Jairo Lopez       品種:Geisha 處理法:日曬 風味:奇異果,玫瑰,香草

閱讀內文
2025-06-02
ESCAPE COFFEE

ESCAPE COFFEE.<REMEDY Partner Roasters> 探索系列 Discovery Series #01.“Live Slow, Fast.” 讓每一杯咖啡,成為擺脫日常束縛、激發靈感、實踐夢想的片刻。 Coffee is a moment of escape. . 來自加拿大蒙特婁的 ESCAPE Coffee ,誕生於語言、文化與創意交匯的城市中心。在這座接納移民、多元並存的文化之都,ESCAPE 以自由奔放的精神開展他們的咖啡路線,融合風味、設計與環保理念,打造屬於現代生活的理想咖啡體驗。 . ESCAPE 的咖啡風味涵蓋廣泛,選豆理念包容且多樣,不僅有精緻的單品豆,也擅長透過混豆配方展現融合的層次。他們的豆單橫跨不同風格,從經典的 Diner Blend——帶有巧克力的微苦、堅果的甜香與熱帶水果的酸感——到哥倫比亞 El Placer 白蜜處理藝伎,散發濃郁伯爵茶香,入口是甜起司與水果穀片般的風味堆疊。ESCAPE 不追求稀有或特殊批次,只在乎這是不是一杯「讓人滿足、會想一喝再喝」的好咖啡。他們的確做到了——讓咖啡成為你日常中短暫逃逸的美好時光。 . ESCAPE Lab 咖啡吧位於蒙特婁 Griffintown,這是一個充滿創意能量的新興社區,聚集了眾多年輕族群、獨立品牌與風格餐廳。咖啡吧與滑雪品牌 Burton 共享空間,是個充滿生活風格與運動感的場域。我第一次造訪時,照例點了一杯卡布,沒想到端上來的卻是一杯使用衣索比亞日曬 SOE 製作的版本,入口滿是莓果與花香,驚喜萬分。就在享受這杯風味當下,一群韓國旅客走進店裡,想買前一天喝過的那款咖啡豆。咖啡師 Wolfe 請他們試試使用美式咖啡機(Batch Brew)沖煮的衣索比亞水洗,我心想,能這麼自信地推薦 Batch Brew,應該是有點實力的吧」。結果不如所料,一入口我就被說服了——那是我喝過最乾淨、充滿柑橘檸檬、白花香氣與蔗糖甜感的 Batch Brew,完全沒有過萃的不適,心想這個咖啡品牌真是不簡單。 . 除了咖啡本身,ESCAPE 也致力於環境友善的實踐。品牌全面採用可回收包材,並公開說明每款咖啡對碳足跡的影響,從裡到外都傳遞對永續的重視。 此次 REMEDY 也特別獲得授權,使用 ESCAPE 原創的標籤設計,製作成每包濾掛咖啡的專屬標籤。 . 我們很榮幸能在 5 月將 ESCAPE 帶進台灣,以下為本次 REMEDY 精選的 8 款推薦豆單,每款都值得細細品味: 1. Happy Dani 巴西 黃卡度艾 日曬 - 牛奶巧克力、Nutella 抹醬 2. Goosebump瓜地馬拉 配方 水洗-巧克力軟糖、果乾、焦糖 3. Secret Sauce衣索比亞 74110 74112 日曬-果汁,水果,果醬 4. Candy Floss 蒲隆地 波本 厭氧日曬 - 棉花糖、柑橘、野莓 5. Super Sauce衣索比亞 印度尼西亞 配方 水洗 厭氧日曬-哈密瓜,小熊軟糖 6. Cottage Peru秘魯 配方 水洗-柑橘巧克力,紅西洋梨 7. Geisah El Placer (Limited) - 哥倫比亞 白蜜 藝伎 (限量熟豆) 8. Pink Bourbon Wilton Benitez (Limited) - 哥倫比亞 粉紅波旁 熱衝擊厭氧日曬(限量熟豆)

閱讀內文
2025-04-28
MAME Coffee

MAME Coffee.<REMEDY Partner Roasters> Europe Edition No.002.MAME 的名字來自日文的“豆子”,象徵著兩位創辦人對咖啡的熱愛與專注。MAME 是由 Emi Fukahori 和 Mathieu Theis 於 2016 年在瑞士蘇黎世創立的精品咖啡廳。自創立以來,Emi 和 Mathieu 一直活躍於國際咖啡比賽的舞台,並屢獲佳績。以下是他們的部分比賽成績:2015年:瑞士咖啡師冠軍 – Emi Fukahori2016年:瑞士咖啡師冠軍 – Mathieu Theis2018年:瑞士咖啡師冠軍 – Mathieu Theis;瑞士釀酒杯冠軍 – Emi Fukahori;世界咖啡師錦標賽第3名 – Mathieu Theis;世界釀酒杯冠軍 – Emi Fukahori2019年:瑞士咖啡師冠軍 – Mathieu Theis;世界咖啡師錦標賽第6名 – Mathieu Theis2020年:瑞士咖啡師冠軍 – Emi Fukahori2021年:世界咖啡師錦標賽第4名 – Emi Fukahori;世界咖啡師錦標賽第8名 – Daniele Ricci2022年:世界咖啡師錦標賽第4名 – Taka Ishitani(日本咖啡師冠軍)2023年:波蘭咖啡師冠軍 – Dominika Kowarska;世界咖啡師錦標賽亞軍 – Daniele Ricci(義大利咖啡師冠軍)2024年:世界咖啡師錦標賽第3名 – Taka Ishitani(日本咖啡師冠軍);世界咖啡師錦標賽第8名 – Mathieu Theis(瑞士咖啡師冠軍)MAME 的名字在咖啡世界賽事中展露頭角,並且激勵與參與訓練新一代的咖啡競賽者們。包含 2023 年的世界咖啡師亞軍 Daniele Ricci 與 今年的世界咖啡是第三名Taka Ishitani 兩位都是與 MAME 合作的咖啡師。2020 年開始,MAME 投入烘豆技巧的鑽研,並且深入產區與農莊們合作尋找好喝且獨特的咖啡批次。他們期望以平衡且豐富的果調為主軸,呈現精選批次最棒的風味。以 “The best coffee is the coffee you like” 為理念,透過與咖啡愛好者們的分享與交流,讓大家可以找到他們心中最棒的咖啡。 MAME 202505 更新MAME 近年來專注與帶有前瞻使命且品質高超的咖啡農莊合作,供應獨特的咖啡選擇,這幾年在世界各方得到咖啡狂熱者不凡的迴響,並且持續在瑞士拓點。直到 2024 年底,MAME 已經在瑞士三個城市,六個據點提供開設了咖啡店。更令人期待的,主理人 Emi Fukahori 將於 2025 年六月把 MAME 的咖啡帶到日本東京,並且設計前所未有的 MAME 個人體驗。 KURO MAME @mamespecialtycoffeetokyoMAME 的咖啡選豆裡,除了經典款以外,有兩大主軸:1. 多元藝伎,2.前衛特殊處理法。從 Daily Coffee 裡面的哥倫比亞藝伎水洗,到 Competition 分類裡面的藝伎日曬,厭氧,混合處理法,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等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藝伎選品,要不是價格會令人倒抽一口氣以外,實在每一款都非常想要嘗試。高實驗性質的處理法,包含水果酵素發酵,酵母加速發酵,或混合處理法等,並且由MAME 信任的農裝推出的限定批次,讓 MAME 的選豆更加獨特,有趣且豐富。這個月的精選裡,Finca Milan 豐富哈密瓜風味的咖啡再次回歸!REMEDY 這次也挑選了兩隻 UBA 水果風味明顯的品項,還有 ABU 與 GRANJA 兩大莊園的 Geisha 推薦給大家。202505 精選推薦: UBA Orange Caturra Co-fementation - 蜜桃、紅茶 UBA Pina Colada Caturra Co-fermentation -  鳳梨、椰子、香草 Finca Milan Geisha/Catura Washed - 哈蜜瓜、西瓜、水蜜桃 Abu Geisha 24hrs 厭氧日曬 - 鳳梨、葡萄、覆盆子 Granja Geisha 日曬24hrs 水洗 48小時 混合處理法 - 茉莉花、芒果、甜柿 圖片來源:MAME官網 https://mame.coffee/

閱讀內文
2025-04-13
DAK Coffee Roasters

DAK Coffee Roasters.<REMEDY Partner Roasters> Europe Edition No.009. 2025 四月是 REMEDY 第三次與 DAK Coffee Roasters 合作,推薦 DAK 的咖啡。DAK 每一季的嚴選咖啡,總是滿滿的特色與驚喜,風味也是令人期待,邀請大家一起來品嚐傳統與新潮兼具的咖啡烘焙品牌。 . DAK Coffee Roasters 成立於 2019 年,坐落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由來自加拿大蒙特婁的 Louis-Philippe Boucher 和 Veronique Lagarde共同創立。兩位創辦人曾旅居義大利、英國等地,從事金融與行銷工作,對咖啡的喜好與熱情帶著他們到各地品嚐咖啡。直到落腳阿姆斯特丹,嘗試在住處的“屋頂”烘焙咖啡。一開始只為了朋友與家人而烘焙,漸漸地因為口耳相傳而需求增加,開始在附近的“共享烘焙空間”租借烘焙機,隨著烘豆量的增加,兩位創辦人決定轉換事業跑道,全心經營 DAK 咖啡品牌。 . DAK 在荷蘭與中意味著『屋頂』,象徵他們對咖啡熱好的初衷,並且代表著 DAK 期望分享給客人的咖啡體驗與生活:高品質(Quality),穩定性(Consistency),多元風格(Diversity)。除了在選豆上面的嚴謹與要求,DAK 長期投入與培養與農莊配合的關係,達到咖啡供應的穩定性。DAK 尤其注重咖啡的品質與風味的獨特性,以直覺的風味感受命名每一款咖啡,讓客人可以在品飲咖啡的時候與味蕾上的感受有更緊密的連結,REMEDY 認為這是 DAK 在精品咖啡迅速竄起成功的特色與關鍵之一。 . DAK 的選豆非常多元。從經典傳統的咖啡品種與處理法,到前衛實驗性質的新混種與實驗性處理法,都是常常可以看到的選項,讓咖啡饕客更是愛不釋手,躍躍欲試。DAK 使用義大利品牌 IMF 全熱風烘豆機(在台灣比較少見的烘焙品牌),經由精準烘焙曲線的調整,追求柔順舒服口感與明確的風味表現,就算是一些特殊處理的咖啡款式,經過他們的烘焙調整後,呈現出細膩與舒服的香氣與口感。 . 在品牌形象與設計上,由加拿大插畫家 Valery Lemay 操刀,以簡約的線條描畫出柔和且舒適的咖啡品飲日常,甚至有『媽媽牌』溫馨和藹的感覺。除了積極參與世界各地咖啡活動,各方聯名合作,分享他們的咖啡與品牌理念外,DAK 於 2024 年 11 月,在阿姆斯特丹的 Oud-West 區開設了第一間實體店面,稱作 DAK Showroom(展示間),前方為咖啡吧台與商品展售空間,提供輕鬆直接體驗 DAK 的空間,後方為 private 品飲室,作為品飲活動空間,更近距離體驗 DAK 的咖啡理念。由荷蘭建築設計事務所 Barde vanVoltt 設計,共同創辦人 Valérie Boerma 與 Dezeen 雜誌分享,融合空間與咖啡體驗是他們設計的理念,創造以體驗為中心的空間,讓每一位來這裡的顧客可以享受 Beans to Cup 的旅程。大量採用天然可回收材質,與由回收咖啡渣製成的器皿,打造出現代美學的體驗空間。 . 絕對需要一提的 DAK 經典單品,也是他們常備的濃縮咖啡款,Milky Cake。哥倫比亞 Castillo 先進處理法表現出獨特且驚艷的風味,開心果,豆蔻,與香草蛋糕甜感的綜合,是非常值得一試的咖啡品項。 . 2025 四月推薦咖啡品項 1. PALOMA 哥倫比亞 粉紅波旁 水洗 2. LEMON PEARLS 衣索比亞 原生種 水洗 3. STRAWBERRY LAND 波利維亞 Ethiosar 日曬 4. Magnolia 哥斯大黎加 塔拉珠 紅卡杜艾 日曬 5. Grenadine Papayo 日曬 哥倫比亞 6. Alchemist 2024 盧安達 紅波旁 日曬 7. Cheeky Blend 哥倫比亞/肯亞 水洗 / 特殊發酵 . . . . Photos: 1~5 @dakcoffeeroasters 6~10 DAK Showroom Dezeem.com

閱讀內文
2025-03-03
Manhattan Coffee Roasters

Manhattan Coffee Roasters.<REMEDY Partner Roasters> Europe Edition No.008.Manhattan Coffee Roasters(MCR)來自荷蘭最大港口城市 鹿特丹(Rotterdam),品牌名稱「Manhattan」靈感來自當地別稱「馬士河畔的曼哈頓(Manhattan aan de Maas)」,象徵著從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航向世界的咖啡旅程。MCR 於 2016 年創立,由 倫敦與紐約 Coffee Masters 雙料冠軍 Ben Morrow 與 荷蘭知名咖啡師 Esther Maasdam 共同打造。他們致力於 道德採購、可持續發展,與世界各地的咖啡農合作,透過創新處理法提升咖啡風味,並不斷挑戰烘焙技術的極限。2024 年更榮獲 Roastful 平台評選為全球第十名的烘焙品牌。創辦人背景Ben Morrow 曾於墨爾本 St. Ali 工作五年,擅長烘焙技術與咖啡創新,並獲得 兩屆 Coffee Masters 冠軍。他使用經典 Probat LG12 與 UG22 烘豆機,透過自訂感應技術與精確溫控,烘焙出乾淨、清晰、層次豐富的淺焙咖啡。 Esther Maasdam 是荷蘭四屆 Dutch Latte Art Champion,亦曾奪得 Dutch Cup Tasters 冠軍,並擁有 SCA 國際認證講師資格,對咖啡品質與風味研究極具影響力。Ben Morrow 使用一台 1950 年代的 Probat LG12 烘豆機,這台Probat 可是許多烘豆職人夢寐以求的經典款,主要的特色在他的烘豆艙是全鑄鐵材質,溫度非常的耐久穩定。Ben Morrow 更進一步客製了溫度感應器去提升溫度的精準與掌握度,透過多年的烘豆經驗與調整,追求乾淨,清澈,且層次豐富的咖啡調性,以淺烘焙為主,呈現每顆咖啡豆的原始風味,廣受咖啡愛好者的喜愛。因為烘豆量的增加,之後他們又採購了一台更先進的 Probat UG22 來因應需求,保留他們一直的烘焙特色。MCR 以「少量生產,堅持品質與獨特」為核心,強調烘焙曲線帶出的甜感與產地風味。他們的咖啡品項豐富,分為五個等級:Specialty:日常精品咖啡,風味乾淨均衡 Rare:特殊品種與處理法,帶來獨特風味 Exceptional:極高品質、小批量咖啡,風味層次細膩 Competition:極罕見品種,表現烘焙與處理技術的極致  World Class:達到世界比賽等級的限量稀有豆,許多為 MCR 獨有 2025 年 2 月推薦咖啡衣索比亞 Yukro Lot 2 – 74112 & 74110 水洗 坦尚尼亞 Feliz Navidad – SL28 日曬 巴西 Silvio Roberto – Red Catuai 144 厭氧日曬 哥倫比亞 Hector Hernandez – 藝伎 水洗 哥倫比亞 Enter Montanas – Mokka 日曬 Manhattan Coffee Roasters 透過不斷嘗試與創新,每一次的新作品都能帶領品嚐者走向嶄新的味蕾世界。

閱讀內文